胃脘痛中醫治療

logo

 

 {祝君健康}

胃脘痛中醫治療

 

胃痛,又稱胃脘痛,是由外感邪氣,內傷飲食、情志,臟腑功能失調等導致氣機鬱滯,胃失所養,以上腹胃脘部近劍突處疼痛為主症的病證。

一般胃痛都係以脹痛為多見,但仍有刺痛,隠痛,劇痛等等的。胃痛還要跟心痛,脅痛,腹痛加以鑒別。心痛多以刺痛為主,伴有心悸氣短,汗出,痛引肩背等等。脅痛常發生於肝膽病上,多見目黃身黃。腹痛多見於下腹部為主。中醫診治胃脘痛,通常分為四個証型:

肝胃不和:胃部脹痛或牽連至肋背部,噯氣吐酸、口苦咽幹、煩躁易怒,多見於情志波動之後發作,查其脈象,多弦,為肝氣犯胃。治宜疏肝理氣、止痛,方劑用逍遙散加減。藥用柴胡10克,白芍15克,當歸5克,白術15克,升麻5克,生薑5克,甘草5克,香附1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脾胃鬱熱:胃脘疼痛,伴有灼熱感、泛酸嘈雜、煩躁不安、口渴、小便黃赤或便秘等,為熱毒鬱積中焦,氣機不暢。治宜清熱行氣、止痛。方劑用半夏瀉心湯加味。藥用法半夏10克,黃連5克,黃芩10克,幹薑5克,太子參10克,生甘草5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脾胃虛寒:常為久病、體弱者,胃部隱隱作痛、脘部覺冷,進食後痛減,嘔吐清水,食少神疲乏力,嚴重者手足不溫、大便稀溏,舌淡有齒印,脈沉細無力。治宜溫中和胃,止痛。方劑用理中湯加減。藥用紅參須10克,白術10克,茯苓10克,幹薑15克,肉桂5克,高良薑5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瘀血內停:多見於久病者,胃痛如刺如割,進食後疼痛會加劇,痛處不移、拒按,或見嘔血、黑便,舌有瘀斑,脈細澀等。治宜活血化瘀、止痛。方劑用桃紅四物湯加減。藥用桃仁10克,紅花10克,當歸10克,川芎5克,當歸10克,白芍10克,雞血藤15克,海螵蛸15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胃痛最常由情志不遂,飲食不節引起,所以在預防上要重視精神及飲食的調養。患者要養成規律的生活及飲食習慣,忌暴飲暴食。如胃痛持續的,要一定時間進食半流質食物,少食多餐,以清淡為主。忌濃茶、咖啡、辛辣的食物,進食

要細嚼。如到中西醫就診時,在病史方面要提及經常有胃痛的情況,醫生就會加開一些保護胃的藥物。

科大醫院
陳健成中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