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骨質疏鬆症 - 華僑報
「骨質疏鬆症」,主要是鈣質從骨骼組織中流失所導致的疾病。因為骨質嚴重減少,使得骨骼疏鬆、變脆,因而容易骨折,好發於人體中的脊椎骨、股骨及腕骨。中醫病因:骨質疏鬆與中醫的骨痿相似,中醫認為是氣血不足,長期過度勞動,或大病後引起精氣虧損,使得骨枯髓減;它的病理轉機主要與腎虛有關,因中醫講腎主骨;腎虛則骨不壯、筋不強,所以骨質疏鬆易骨折,腎虛則腰痛,而骨質疏鬆臨床症狀以腰痛為主,病因也與腎虛有關。
一、骨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?
骨質疏鬆症病患通常查覺不出任何症狀,直到發生骨折時才知道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,所以這個疾病是「無聲無息的流行病」。一般常見的症狀為發生骨折時的疼痛、腰痠背痛、行動不便、駝背和脊椎或節變形等。
二、哪些人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人群?
引起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人群包括:停經期提早來臨的女性、長期質攝取量不足者、長期坐辦公桌的人、體重過輕者、吸煙者、過量飲酒、咖啡及茶、遺傳因素及種族差異等。
三、如何得知是否患上骨質疏鬆症?
一般等X光診斷出有骨質疏鬆症時,病情往往已發展至後期,因此需定期利用「骨質密度測定儀」測定骨質密度,尤其是上述的高危險人群更應該注意,以便及早發現、及早治療,減低骨折生率。
四、如何治療?
1.藥物治療
中西醫學理論雖然不同,但對治療皆有不錯之效果,可以互相配合應用,常用的西藥有維生素D、鈣片等,至於中醫的治療多由「補腎」著手,常用的藥物有熟地、山萸肉、何首鳥、枸杞子、龜板、杜仲、巴戟天、淫羊藿、山藥、胡桃肉、准牛膝、鹿角膠等,常用的中藥方劑有:加味青娥丸、龜鹿二仙膠等。
2.補充足夠鈣質
鈣是骨頭的主要成份,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鈣質所以全部依賴由食物中獲得。例如牛奶、菠菜等均含有鈣質,若不足可考慮服用鈣片。大多數人長期服用鈣片並不會有不良反應,但有腎功能不良、腎結石或腎結石家族史的人,在服用鈣片前最好先詢問醫師。
3.適當的日照
陽光可使人體自行合成維他命D,加強的吸收。
4.足夠的運動
適當的運動有益於肌肉與骨骼的健康,可增進肌肉的張力及骨骼的耐受力,這些運動包括步行、跑步、球類運動。
五、預防保健
即使上了年紀,改變生活方式且注意鈣質的補充,同能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繼續惡化。對於骨質疏鬆症患者,需加強避免因跌倒而骨折,並且骨質疏鬆症患者多半年紀較年長。因此,需特別注意家中樓梯、地板、浴室等具潛在危險性的設施。
科大醫院
中醫部
梁國威中醫生
文章來源:華僑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