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除節假日後肥胖風險 - 華僑報

解除節假日後肥胖風險 - 華僑報

 

 受到節日氣氛帶動,偶然放縱一下自己也不為過。但聚會上大魚大肉和不知不覺越吃越多的零食,無疑會為脾胃帶來負擔,對於要保持體形的人來說,更是一大考驗。中醫認為,脾胃位於三焦之中的「中焦」,身體氣血循環,水液轉輸,有賴於脾胃的運化功能。不規律且過量飲食攝取,往往會增加身體脾胃負擔,使得脾胃運化功能失司、水濕、痰濁、食積容易積聚於體內,進而增加體重。

 除了上述的情況之外,肝主疏泄一身之氣,膽為清淨之腑,如過節期間熬夜晚睡,亦容易造成肝膽火旺,氣機疏泄不暢,以致出現「肝木克脾土」的問題,使得胃腸消化不良,容易脹氣、打嗝,甚至會胃酸逆流,也會使得身體新陳代謝變差、體重增加。

 一、針灸穴位促進消化

 對於節日佳餚美食吃得多,運動量不足,脂肪多囤積於腹部的民眾,可以按摩腹部肚臍周圍的穴位。其中,改善體內水份代謝、飲食過量、腹脹難消,可按摩天樞、大橫穴;因喝太多冷飲或吃寒性蔬果,而造成腸胃不適,可溫灸脾俞、胃俞穴;熬夜打牌或吃太多辛辣食品,可點壓太溪、陽陵泉穴。

 二、別只專注局部瘦身

 對肥胖的人來說,若只消除單一部位脂肪,其他地方的肥肉也會到此「補位」。因此,若有商品標榜著透過快速振動,或塗抹某種吸收物,就能甩掉「蝴蝶袖」或「水桶腰」,這效果是令人質疑的。所以,減重應該從全身來看,選擇快走、游泳等耐力型運動,而且每次必須持續做至少十五分鐘以上,適當的運動以及維持營養均衡,才能讓人體有良好的基礎代謝率。其實,人體高達六成的熱量是仰賴基礎代謝率消耗掉,若基礎代謝率很差,即使吃不多,也很容易比同食量的人胖。

 三、飲食節制也要均衡

 飲食節制不等於節食,節假日後若要調整飲食,應儘量選擇少油的烹調方式,比如蒸、白灼、清燉、輕炒等。調味上,減少鹽、糖、辛香料的使用,越能吃到食物原味,就越健康。除了改變烹調方式,也建議大家多吃蔬果,最好每天進食三份蔬菜、二份水果(一份的份量約一個飯碗大小),吃主食時,減少每一口的份量,盡量細嚼慢嚥,就能吃出飽足感,又不會吃得太多。

 四、中藥益脾胃助吸收

 適當通過藥食同源的中藥,也可促進脾胃消化幫助吸收,促進身體恢復正常狀態。特別對於「傷食」的群眾,是減少消化道疾病出現或加重的不可多得好方法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張適合節假日後調理身體的方子,幫助大家喼弗。

 材料:焦山楂十五克、神麯十五克、茯苓十五克、雞內金十五克、陳皮六克、連翹六克、荷葉十克。

 煮法︰用養生壺或瓦煲加七百毫升水,煮約三十分鐘,煲出約三百毫升湯藥,飯後服用,一日兩次。此方具有消食健脾清熱利濕的功效,對於飲酒傷食後的胃脹難消化、皮膚水腫、咽喉不適皆有不錯的改善。◇

 科大醫院

 中醫生

 吳梓拓

 

文章来源:華僑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