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好月子 健康一辈子 - 华侨报
小朋友运动难免会有受伤的可能,一旦发生时,除了保持冷静和关爱孩子,亦可参考最新的软组织处理「PEACE & LOVE」原则,在受伤急性期前后作出适当照料,以助孩子尽早复原。
「PEACE」是指急性期处理的部分,包括:
P—Protection 保护
受伤后的头三天应减少负荷、限制活动,减少组织出血,防止伤势扩大。尽量减少休息时间,因为长时间休息会导致肌肉组织的强度和质量急速下降,若疼痛缓解后,可开始进行适量低强度无痛运动。
E—Elevation 抬高
把受伤的部位抬到比心脏高的位置,这样能促进回流,减少及消除肿胀反应。
A—Avoid anti-inflammatories 免抗炎
急性期避免过度使用抗发炎的药物,及建议舍弃冰敷。发炎反应其实是可以促进诱发受伤组织的自主修复作用,它会促进局部身体的血液供应。而冰敷的确可以抑制疼痛反应、降低组织温度跟发炎反应,亦可以减少肿胀,但同时亦会减少血管重建等帮助组织修复的功能。所以冰敷及过度使用抗发炎药物都会压抑发炎反应,反而会延缓组织修复的速率,让伤口修复时间拖得更长。
但仍需视伤势严重程度来判断,若是轻度、中度的发炎应尽量避免使用消炎药,但可以吃止痛药(必利痛)缓解疼痛感,严重发炎或有合并感染时,则可考虑短期(七天以内)的消炎药,避免发炎范围扩大。冰敷亦然,如果红肿热痛很严重,也是建议可适度的冰敷,避免因过度肿胀而造成其他组织的二次伤害。若想以冰敷止痛,可在受伤后,短暂冰敷十分钟、休息二十分钟,并重复一至两次,伤后六小时就不需要冰敷。
C—Compression 加压
利用贴扎或弹性绷带等对伤口进行加压,有助于改善关节肿胀和组织出血。若是受伤当下手边没有弹性绷带可以进行加压,其实也可以选择长袜或是护膝、护踝等护具给与紧急的基本加压,避免患处过度肿胀、疼痛。
E—Education 卫教
卫教除了要让伤者了解自身受伤的问题及严重程度、所需的恢复时间及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治疗介入外,亦不宜过度聚焦在疼痛处理的部分,忽略了合适正确的运动方法,维持肌肉强度、关节的活动度及维持血流供应充足是组织修复的重要部分。
在急性期过后,如果伤口没有红肿、发热等现象,基本上就可以遵循「LOVE」亚急性期处理原则开始进行相应的处理。包括:
L—Load 负荷
不少民众会以为受伤后就应该好好休息,但其实在初期的疼痛与肿胀获得控制后,就应该尽快在不会引起伤口疼痛的情况下,循序渐进地进行承重运动,刺激组织修复,重塑肌肉、肌腱和韧带的功能。
O—Optimism 乐观面对
大脑在康复干预中起着关键作用,心理层面对伤口修复非常重要,也会影响患者是否能积极面对、处理自己的伤痛。医护人员最大的功能除了是伤痛上的紧急处理外,就是增加受伤民众的心理支持、稳定情绪、增加信心,进而提高最佳恢复的可能性。
V—Vascularization 心肺循环
这里指的是以适量的心肺有氧运动来刺激血液循环,有助于伤口复原。无痛的有氧运动应在受伤几天后就开始,以提高动力,增加受伤组织处的血流量。尽早进行早期的活动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肌肉骨骼疾病患者的功能、工作状态,减少对止痛药的需求。
E—Exercise 运动
受伤后应尽早开始运动有助于恢复活动度、肌力和本体感觉,这个阶段的训练应该遵守无痛原则,在增加训练强度时也要以不会产生疼痛为前提。
请注意:对于最新的软组织伤后处理原则,专家们基本上都认同,但也强调处理原则并不是绝对的,应依个人伤势状况作调整,并提醒市民,若是严重受伤应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协助和治疗,帮助身体恢复。
科大医院物理治疗中心
物理治疗师
何嘉濠
文章来源:华侨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