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談不寐

logo

 

 {祝君健康}

中醫談不寐

不寐,即是現代人所謂失眠。輕者可出現難以入寐,或睡眠時間較短,或時寐時醒,或寐後易醒,醒後難以再寐;重者整夜不眠,不寐在古代書籍中稱為“不得眠”、“目不瞑”,以及“不得臥”者。

中醫對不寐的分型及治療方法:
1.心脾兩虛:患者不易入睡,或睡中多夢,易醒,醒後再難入睡,或兼見心悸、心慌、神疲、乏力、口淡無味,或食後腹脹,不思飲食,面色少黃,舌淡苔薄,脈象細弱。治宜補益心脾,養血安神。可用歸脾湯或養心湯加減。還可用針灸,針刺足三裏、神門、三陰交、心俞、脾俞。

2.陰虧火旺:心煩,失眠,入睡困難,同時兼有手足心發熱,盜汗,口乾津少,咽乾,或口舌糜爛,五心煩熱,舌質紅,脈細數。或有夢遺、健忘、心悸、腰痛等證。治宜滋陰降火,清心安神。可用黃連阿膠湯、天王補心丹加減。也可用針灸,針刺大陵、太溪、神門、太沖、照海。

3.心腎不交:心煩不寐,頭暈耳鳴,煩熱盜汗,咽乾,精神萎靡,健忘,腰膝酸軟;男子滑精陽萎,女子月經不調。治宜交通心腎。可用交泰丸。

4.肝鬱血虛:難以入睡,即使入睡,也多夢易驚,或胸脅脹滿,善歎息,平時性情急躁易怒。治宜疏肝養血安神。可用酸棗仁湯加柴胡。可用針灸,針刺太沖、風池、神門、陽陵泉。

5.心虛膽怯:虛煩不得眠,入睡後又易驚醒,終日惕惕,心神不安,膽怯恐懼,遇事易驚;並有心悸、氣短、自汗等症狀,舌色淡,脈細弦細。治宜益氣鎮驚,安神定志。可用安神定志丸、酸棗仁湯。

6.痰熱內擾:失眠,心煩,口苦,目眩,頭重,胸悶,噁心,噯氣,痰多。治宜化痰清熱,養心安神。可用黃連溫膽湯。

7.脾胃不和:失眠而兼食滯不化的症狀,如脘腹脹滿或脹痛,時有惡盡或嘔吐,噯腐吞酸,大便異臭,或便秘,腹痛。治宜消食和胃為主,以化痰清熱為輔。可用保和丸或溫膽湯加減。可用針灸,針刺中脘、豐隆、足三裏、內關。

預防不寐的發生:
不寐屬於心神方面的疾患。要重視精神調攝,要學會放鬆心情,積極克制緊張焦慮,驚恐的不良情緒;在睡眠之前要飲食清淡一點,不要過飽,忌茶,咖啡等刺激飲品。睡前可以聽一下輕音樂有助睡眠質量,平時要做一些帶氧運動,要勞逸結合。

科大醫院
陳健成中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