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灸調治痛經

logo

 

{祝君健康}

 

  痛經是指婦女正值經期或經行前後出現週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,甚至劇 痛暈厥,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,中醫亦稱為 “經行腹痛”。分為原發性痛經和 繼發性痛經兩種。原發性痛經又稱為功能性痛經,是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 者,以青少年女性多見;而由於盆腔器質性疾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腺肌病、 盆腔炎或宮頸狹窄等所引起的則屬繼發性痛經,常見於育齡期婦女。


  原發性痛經的病因目前認為與前列腺素合成與釋放異常有關,也可能由於子 宮發育不良、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、子宮過度屈曲,使經血瀦留,刺激子宮收 縮所引起。而繼發性痛經是由於盆腔炎症、腫瘤、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原因引起。


  中醫認為本病常因情志不暢,肝氣郁結,血行受阻;或經期受寒飲冷,坐臥濕 地,冒雨涉水,寒濕之邪客于胞宮,氣血運行不暢,“不通則痛”;或由脾胃素虛,或大病久病,氣血虛弱;或稟賦素虛,肝腎不足,精血虧虛,加之行經之後 精血更虛,胞脈失養,“不榮則痛”而致痛經。


  本病以實證居多,虛證較少,虛實夾雜,治療以調理子宮、沖任氣血為主。 經期重在調血止痛以治標,平時辨證求因以治本。


  其主要表現為經期或行經前後下腹部疼痛,歷時數小時,有時甚至 2~3 天, 疼痛劇烈時患者臉色發白,出冷汗,全身無力,四肢厥冷,或伴有噁心、嘔吐、 腹瀉、尿頻、頭痛等症狀。若腹痛發生在經前或經期,疼痛劇烈,拒按,色紫紅 或紫黑,有血塊,下血塊後疼痛緩解者,屬實證。若腹痛每於經後發生,表現為 小腹綿綿作痛,少腹柔軟喜按,月經色淡、量少,則屬虛證。


  實證治療以行氣散寒,通經止痛為原則,一般以足太陰經及任脈穴為主,如 三陰交、中極、次髎、地機等。虛證治療以調補氣血,溫養沖任為目的,選取足 太陰經、足陽明經穴為主,如三陰交、足三里、氣海、關元等。同時可根據患者 體質情況,配合中藥、艾灸、火罐、按摩、耳針等方法,以增强治療效果。


  患者日常應注重經期、產後衞生;經期避免受寒,經前和經期忌食生冷寒涼、辛辣刺激之品;注意休息,減少疲勞,加強營養,增強體質;保持精神愉快,氣機暢達。治療痛經除了在經期治標以止痛為主外,非經期時亦應重視調本,患者需堅持治療,一般須經3個月經周期無痛經出現始可停止治療。


科大醫院
林倩雯中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