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「生蛇」

港澳人常稱的「生蛇」即是醫學上的帶狀疱疹,中醫稱為蛇串瘡、蜘蛛瘡等。是由水痘-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膚病。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,常見於兒童。以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中,當機體抵抗力下降,免疫功能减弱或一些誘發因素的作用下,水痘-帶狀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動,生長繁殖,沿周圍神經而波及皮膚,出現皮疹,即帶狀疱疹。患帶狀疱疹後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。

帶狀疱疹好發於春秋季,多見於成人。一般先出現輕度發熱、全身無力、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狀,局部皮膚有灼熱感或神經痛等前驅症狀。一至三日後沿某一神經分布區域單側出現不規則紅斑,繼而發生多數成群簇集粟粒或綠豆大小丘疱疹,迅速變成水疱,內容澄清透明,疱壁緊張發亮,呈帶狀排列。數日後水疱內容混濁,或部分破裂形成糜爛面,最後乾燥結痂而愈,留有色素改變,無瘢痕。皮疹分布以肋間神經最多見,其次為三叉神經、頸部神經及腰骶部神經所支配的區域。

神經痛為本病的特徵之一,可在病發前或伴隨皮疹出現,有時皮疹消除後仍持續神經痛,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,甚至徹夜難眠。建議配合針灸治療。針刺乃根據「血瘀滯者運之」的原則,治療以行氣活血為大法,達到「通則不痛」的治療效果,能防治帶狀疱疹的神經痛,疏通經絡,調和陰陽,增強人體抵抗力。且可縮短療程及無不良副作用

帶狀疱診的中醫辨證要點是急性期皮疹色紅,有水疱,多為濕熱毒邪。而皮疹色淡,疼痛不著,伴有脾虛的證候者,為脾虛濕阻證。皮疹消退後仍然疼痛明顯者,為氣滯血瘀證。

發病後的調護十分重要:發病期間應保持心情舒暢,以免肝鬱氣滯化火加重病情;生病期忌食肥甘厚味、辛辣和魚腥海味之物,飲食宜清淡,多吃蔬菜、水果;忌用熱水燙洗患處,內衣宜柔軟寛鬆,以減少摩擦;皮損局部保持乾燥、清潔,忌用刺激性強的軟膏塗敷,以防皮損範圍擴大或加重病情。

 

科大醫院
中醫生
陳飛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