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三伏天灸」疗法

【祝君健康】

  中医理论中,有「冬病夏治」的说法,简单来说,就是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,在夏天进行治疗,以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发作症状的一种方法。「冬病夏治」疗法是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,它是根据《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中“春夏养阳”的养生原则,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,多可通过伏夏的调养,使病得以好转,甚至痊癒。这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。

  人们常说,「热在三伏」,自然界在夏季阳气最为旺盛,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,人体阳气在此时也达到了四季的最高峰。人体阳气旺盛,气血充盈,经脉之气流畅,穴位敏感,是治疗慢性、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。在「三伏天」应用具有“温经散寒、补虚助阳”的中药製成药饼,通过辨证分析后,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。由于人体腠理疏鬆,气血畅通,药性易于深达脏腑,三伏天灸乘其势而治疗,既可温经散寒通络,又可调整脏腑,使虚阳恢复正常,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,对减轻或防止疾病复发往往可获得良好的疗效。

  「三伏天灸疗法」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:一是过敏性疾病,如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咳嗽及体虚易感冒的人士,另一类是与虚寒有关的疾病,如胃痛、腹泻等,或由虚寒引起的各种痛症,如关节疼痛、颈肩痛、腰痛、痛经等。

  治疗时主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不同而选择相应的穴位,一般每次要敷贴5~8个穴位,敷贴时间为成人3~6小时,小童1~2小时,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敷贴,如孕妇及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身体过份虚弱和皮肤严重过敏的人需慎用或禁用,另外体质属阴虚火旺人士亦不建议进行治疗。若来诊者当日出现感冒咽痛、发烧、肺部感染,亦不适宜进行治疗,待痊癒后另择日子再进行「三伏天灸」。敷贴期间忌食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、虾、蟹、牛肉等过敏食物,以免影响疗效。如敷贴期间有任何不适,请即就诊。

  敷贴后4~6小时,部份人会有刺痒的感觉,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; 还有人会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;大约只有1~5%的人可能会起疱。这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、穴位敏感所造成的。但要注意的是,为防止感染,起疱后不要弄破,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,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抽液,外涂5%碘伏液。

今年「三伏天」的治疗时间

初伏

2014 718日﹝星期五﹞

中伏

2014 728日﹝星期一﹞

末伏

2014 8 7 日﹝星期四﹞

末伏加强

2014 817日﹝星期日﹞

科大医院
朱慧敏中医生